一个“被消亡”剧种的前世今生 丁丁腔调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洁 

机构地区:[1]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

出  处:《中国戏剧》2019年第9期86-87,共2页Chinese Theatre

基  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研究——以柳琴戏、丁丁腔为例”,项目编号:T-a/2015/011

摘  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要求,2015年7月,文化部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据普查得知,截至2015年8月31日,全国有348个剧种,相比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编纂的《中国戏曲志》,未收入本次普查名录的剧种有60个,其中包括徐州特有剧种丁丁腔等19个剧种。丁丁腔音乐优美动听,韵味朴实,说唱性较强,清新刚健且兼有南方戏曲的轻柔婉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兼纳南北戏曲之长,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说,在苏鲁豫皖接壌一带广为流传,是徐州特有的戏曲种类之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历史悠久、唱腔独特,曾经盛极一时的丁丁腔怎么了?

关 键 词:地方戏曲剧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中国戏曲志》 腔调 消亡 国务院办公厅 传承发展 乡土气息 

分 类 号:J825[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