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淑梅[1]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文艺评论》2019年第5期4-11,共8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2017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萧红地域镜像文学地理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7ZWD268)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萧红短暂的生命与创作中,重庆是不可忽视的文学地标。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确立重庆市为陪都,其首脑机关西迁重庆,使得重庆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一个新的文化中心”①。许多优秀的作家、艺术家迁往重庆,萧红是其中一员。正是萧红等作家的到来,曾经被大山封闭的重庆开启了战时文学创作热潮,并在中国抗战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