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项筱刚[1] XIANG Xiaogang
机构地区:[1]中央音乐学院
出 处:《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28-34,共7页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20世纪40~60年代香港国语时代曲研究”项目批准号:17AD003
摘 要:"香港国语时代曲"之所以形成于20世纪40至60年代,盖因"历史的合力"--即在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而形成。抗战胜利后,原"上海时代曲"的词曲作家、歌星们陆续南下抵港,为香港国语时代曲的崛起做了必要的人才储备。"大长城""百代"等唱片公司和"长城""凤凰""邵氏""电懋"等影业公司的创迁,为时代曲登陆香港搭建了舞台。站在历史连接点上的"南来沪人"将"上海时代曲"和"港式时代曲"做了一次无缝衔接。"国语时代曲"的降临一扫香港乃"时代曲沙漠"之境况,在一解"南来沪人"饥渴的同时,开启了"香港国语时代曲"的新篇。After the anti-Japanese war,Shanghai popular song writers and singing stars moved to Hong Kong continually,which created a trained personnel reserve,while the record labels like Great War and Pathe and the film companies like Great War and Phoenix and several others,founded in or moved to Hong Kong,constructed stages for the southward Shanghai songs of the times.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