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伦理演进视角构建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机制——以喀纳斯生态保护区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晓萍[1] 杨勇[2] 

机构地区:[1]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法学系 [2]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出  处:《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8期240-241,共2页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基  金: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新疆项目<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研究--以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为例>的组成部分(项目批准文号:12XJJC820003)

摘  要:生态旅游文化蕴含着生态文明理论和环境伦理思想,需要随着社会发展丰富内涵并加以确立。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构建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机制的目标在于培养正确的旅游观,根植环境伦理,传播生态旅游文化。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的"敬畏生命"伦理以及西北少数民族崇拜自然并强调自然生态平衡的观念对于环境伦理内涵的重塑具有重要价值,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文化的重要支撑。喀纳斯生态保护区构建生态旅游文化教育机制的关键在于,通过长效教育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伦理植入每一个生态旅游参与者的内心,以内心自觉指引旅游行为自觉,从而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性。

关 键 词:环境伦理 生态旅游 文化教育机制 喀纳斯生态保护区 

分 类 号:F592.7[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B8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