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作剩 何春耕[2] WANG Zuosheng;HE Chungeng
机构地区:[1]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2]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出 处:《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124-130,共7页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12&ZD003);吉首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世纪中外合拍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18SKB08)
摘 要:儿童嵌入剧情并参与叙事已然成为韩国电影的一种趋向稳定的创作模式。创作者往往惯性地将儿童置身于身心疾病、家庭残缺与遭人侵害等较为极端的叙事情境中,而这种极具普遍性的惯常设置正是建立在韩国历史、现实与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的。这种独具民族特色的儿童叙事,巧妙地将国家置换为儿童,将国家的分裂缝合到家庭的破裂之中,抒发着韩国挥之不去的民族之恨,表达着对国家统一和家庭和睦的真诚呼唤。可以说,民族之恨与家庭之爱相交织的情感结构,是韩国特殊历史社会环境文化表征的真实写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