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设备的SAR评估考虑因素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铮 

机构地区:[1]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出  处:《数字通信世界》2019年第8期254-254,257,共2页Digital Communication World

摘  要: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消费电子产品手机会产生电磁辐射,手机通话时产生的电磁辐射或多或少都被人体吸收。当人们在使用手机时,手机通过向基站发送无线电波来实现通信,当人的脸贴近手机进行通话时,其微波辐射将直接作用在人的头部上,国际上众多标准化组织对人体暴露在电磁辐射能量下的测试方法进行研究,对电磁辐射对人体组织的热效应有了基本明确的认识,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并建立了重要的评估指标之一: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值,中文一般称之为电磁波吸收比值或者比吸收率。是手机或无线产品之电磁波能量吸收比值,其定义为:在外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内将产生感应电磁场。由于人体各种器官均为有耗介质,因此体内电磁场将会产生电流,导致吸收和耗散电磁能量。SAR的意义为单位质量的人体组织所吸收或消耗的电磁功率,单位为W/kg,美国标准(1.6W/kg,1g平均)。在此基础上,我国限值规定任意10g生物组织,任意连续6分钟平均比吸收率(SAR)值不得超过2.0W/kg。

关 键 词:比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测试所用到的池子(phantom) 平板手机(Phablet) 微型平板(UMPC) 

分 类 号:TN806[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