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欧洋[1]
出 处:《北方音乐》2019年第15期13-14,共2页Journal of the Northern Music
摘 要:在西方二十世纪20年代,没有谁能够比乔治·安太尔那样在巴黎的舞台上光彩夺目更加出色,他所走过的创作道路也是历经坎坷,颇经沧桑。乔治·安太尔1900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洲,早年师从于斯特奈伯格和布鲁赫学习作曲。后来受到克尔提斯·布克夫人的资助,远赴欧洲并受到斯特拉文斯基音乐风格的深刻影响。1924年著名的“新事物观察家”埃罗·旁德较早的理解领会了乔治·安太尔未来派作品所表现的内涵,并把他称作“第一位真正的美国本土音乐家”。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曾经回忆说:“当我到了(欧洲)的时候,乔治·安太尔已经征服了所有巴黎人的耳朵”,他的名字在巴黎已经家喻户晓了。可是在30年代后来的历史记载中,在很大程度上乔治·安太尔的重要地位和功绩被逐渐忽视。在关于世界大战期间的先锋派艺术的报道中,把对乔治·安太尔的介绍都只看到一些文章的解释脚注而已。然而近些年来,一系列珍贵的唱片出版和持续的文字记录,加深了他作为一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作曲家的声望,非常值得深入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