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操乐鹏 Cao Yuepeng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
出 处:《现代出版》2019年第4期74-77,共4页Modern Publishing
摘 要:1949年以后,有关“译校”的理论探讨与制度践行内在于当代出版业的转轨过程中,倾向于以佛经译场和苏联翻译体制为代表的集体译校模式。译校作为一种常规化的编辑制度与审查程序,在保障译作的基本质量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当代翻译文学史的视域中来看,译校作为文学活动之一种,自有其非制度化的审美质素。当代译校活动多看重技术层面,相对忽略了译校的诗学层面。学者、作家们私人间的译校往来,效果往往优于体制化的集体译校。鲁迅的译校经验恰构成了对当代译校制度弊病与乱象的某种针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