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片《老兽》谈内蒙古银幕形象的“祛魅”与“重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春鹏[1] 张瑞坤[1,2] 

机构地区:[1]河套学院 [2]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视听》2019年第9期69-70,共2页Radio & TV Journal

基  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NJSY19248)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影片《老兽》的获奖引发了人们对内蒙古银幕形象的关注。纵观内蒙古电影发展历史,1 985年以前的内蒙古电影主要反映蒙古族人民与新中国共同前进,以书写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进程为主,该时期电影的主要特点为将民族解放、国家建设主题贯穿于人物的语言、行为以及事件发展之中,人物身上有着较为浓厚的时代色彩。进入21世纪,从早期的“泛民族、泛民俗”影像展示到对生态问题的严肃思考,从茫然遵循主旋律到还原生活本质,内蒙古电影在不断寻找着自我书写,塑造出贴切的银幕形象。

关 键 词:内蒙古电影 历史叙事 个人言说 

分 类 号:J90[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