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建刚[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
出 处:《中国俄语教学》2019年第3期44-50,60,共8页Russian in Chin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15ZDB092)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尼·尼·斯特拉霍夫文学批评研究”(编号14BWW030)阶段性成果;江苏省2016年“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摘 要:19世纪40-50年代,俄国文学批评界围绕着"果戈理还是普希金"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最终以别林斯基等人为首的革命民主派获得胜利而告终。但学术界对于争论的失败一方历来却关注甚少,这不仅不公平,也有碍于我们对19世纪普希金接受史的重新认识。本文立足文本,重点关注争论中较少被关注的另一方即审美派及保守派批评家,力图通过分析揭示争论之本来面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