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娇玲 鲁靖 胡契宇 Zhang Jiaoling;Lu Jing;Hu Qiyu
机构地区:[1]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出 处:《当代医学》2019年第27期136-138,共3页Contemporary Medicine
摘 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分析盐酸氢吗啡酮对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变化及氢吗啡酮和芬太尼联合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全麻行口腔颌面部肿物切除术患者54例,建立静脉通路后随机分为3组,即氢吗啡酮Ⅰ组、氢吗啡酮Ⅱ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18例。氢吗啡酮Ⅰ组采用静脉注射氢吗啡酮0.2 mg,氢吗啡酮Ⅱ组采用静脉注射氢吗啡酮0.4 mg,芬太尼F组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0.2 mg,5 min后常规诱导气管插管。记录患者入室后5 min(TO)、插管前即刻(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插管后5 min(T5)、插管后10 min(T6)7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术后镇痛则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氢吗啡酮联合芬太尼组及芬太尼两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芬太尼组使用芬太尼1.0 mg,氢吗啡酮联合芬太尼组使用氢吗啡酮1.6 mg+芬太尼0.5 mg,记录术后2、4、8、12、24 h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RSS)、PCA按压次数等,观察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氢吗啡酮Ⅰ、Ⅱ组及芬太尼F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AP、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氢吗啡酮Ⅱ组不同时间点MAP、HR的变化较平稳。氢吗啡酮联合芬太尼组患者术后2、4、8、12、24 h VAS评分和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RSS评分均高于芬太尼组(P<0.05);氢吗啡酮联合芬太尼组镇痛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眩晕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0.5 mg盐酸氢吗啡酮和0.3 mg芬太尼均能有效减弱全麻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全麻诱导插管更为平稳。氢吗啡酮联合芬太尼用于口腔外科术后镇痛效果好于单用芬太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