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景怀 XU Jing-huai(The Maternal Health Hospital of Luxi County,Pingxiang,337 200,China)
机构地区:[1]萍乡市芦溪县妇幼保健院
出 处:《血栓与止血学》2019年第5期822-823,82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摘 要: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表面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表达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02月-2019年02月我院收治的50例KD患儿为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发热患儿作为对照组(n=50)和健康患儿作为健康对照组(n=50),并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将KD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L)组(n=15)和非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n=35),比较各组血小板表面PAC-1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小板表面PAC-1水平均显著高于发热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且发热对照组血小板表面PAC-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AL组血小板表面PAC-1水平高于NCAL组(P<0.05),且两组血小板表面PAC-1水平以亚急性为最高。结论KD患儿血小板表面PAC-1表达水平升高,说明血小板活化,且以亚急性期血小板表面PAC-1表达水平升高最为明显,同时CAL组血小板表面PAC-1水平高于NCAL组,说明血小板活化与KD患儿CAL相关,故临床应加强对血小板表面PAC-1水平的监测。
关 键 词:川崎病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纤维蛋白原受体 变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