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与自我的挣扎——试析《穆赫兰道》中戴安娜的偏执人生及其消解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喻智锋 罗荣 王丽华[3] 

机构地区:[1]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650500 [2]云南大学文学院,昆明650091 [3]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昆明650500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10期173-174,共2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电影《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呈现了落魄的好莱坞女演员戴安娜的弗洛伊德式噩梦。弗洛伊德曾说过:“梦是(受抑制的)愿望(经过伪装)的满足”,电影通过梦境和现实的相互映照,展现了戴安娜的精神活动,演绎了她在事业颓败、爱情破碎的双重打击之下所做出的雇凶杀人行为以及最后无法面对现实而饮弹自尽的偏执人生。本文试图借助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分析影片中戴安娜如何在“本我”和“自我”之间痛苦挣扎及其在缺失“超我”意识的作用下而选择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影片引人思考如何调和梦境和现实间的差距:在失意之时,与其冲动鲁莽陷入重重悔恨,不如学会改变性格中的偏执因子,理智冷静地处理内心深处那些灰色的情绪,不断超越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

关 键 词:《穆赫兰道》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偏执人生 消解 

分 类 号:J90[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