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卫国
机构地区:[1]甘肃省卓尼县国营大峪种畜场
出 处:《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年第9期79-79,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摘 要:草地是畜牧业生产和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青藏高原东部黄河上游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草地植被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好坏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安危。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双重作用,天然草场“三化”日趋严重,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类生活造成了威胁。据卓尼县2015年调查统计,全县近80%的天然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面积达180.2万亩,占天然草原面积的46.9%;重度退化面积达118.4万亩,占天然草原的30.8%;害鼠严重危害草原面积达75.7万亩,占天然草原面积的19.7%。其退化原因主要有(1)牲畜数量不断增加,过牧导致草场退化;(2)草原鼠害和病虫害导致草场退化;(3)人为因素,在草场上滥挖药材和蕨麻,导致大面积草场遭到人为破坏,引起草场退化;(4)毒杂草丛生,鼠荒滩面积增加。提高草地的生产水平,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2016年开始在木耳镇设点进行天然草场改良试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