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出 处:《现代实用医学》2019年第9期1219-1221,共3页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基 金:浙江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项科研资助项目(2018ZYY37);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8A610245);浙江省公益类项目(2017C35010)
摘 要:目的对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影响布洛芬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PDA早产儿为对象,所有患儿都给于布洛芬治疗,收集患儿相关临床资料,运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17例诊断为PDA的早产儿,有效组173例,无效组44例,布洛芬治疗早产儿PDA总关闭率为79.7%。整个用药期间,所有患儿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Apgar评分、生后给药时间和给药体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各种如性别、是否小于胎龄、窒息或者呼吸窘迫、多胎、妊娠情况、是否使用利尿剂、伴有感染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有效组尿量/入量值高于无效组(P<0.05);给药后,两组尿量/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对用药前和给药首日的尿量/入量比值变化进行分类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治疗第1天/治疗前(尿量/入量)比值分布越小,关闭率越高(P<0.05),有效组患儿脑室内出血(IVH)、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均低于无效组(均P<0.05)。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PDA,可显著增加PDA关闭率,改善心肺功能,进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布洛芬越早期给药治疗效果越好,且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患儿成熟度和循环水平呈正相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