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托吡卡胺不同给药方式对早产儿的散瞳效果比较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倩[1] 毋立新 陈越 张孝兴[2] 

机构地区:[1]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五官科,721000 [2]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科,721000

出  处:《山西医药杂志》2019年第20期2511-2513,共3页Shanx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胎龄在36周及以下、低体质量出生且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因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出现的纤维血管瘤进而引发增生、收缩等病变[1],ROP有引起早产儿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风险[2],指南指出[3],对于出生后4~6周的早产儿需行ROP筛查,以避免ROP向严重致盲病变发展,筛查前充分散瞳是保证ROP筛查的必要前提,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滴眼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散瞳和调节麻痹药物,常用于早产儿ROP筛查前的散瞳,但其不同给药方式会有不同的散瞳效果,目前临床研究结果不一[4]。本研究分析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261例早产儿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滴眼液的散瞳效果,为行ROP筛查的早产儿选择合适的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滴眼液散瞳方法提供依据。

关 键 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临床研究结果 复方托吡卡胺 病变发展 纤维血管瘤 充分散瞳 调节麻痹 散瞳效果 

分 类 号:R72[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