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外伤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non-traumatic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柴雪鑫 金侠[1] 曹婷婷[1] CHAI Xue-xin;JIN Xia;CAO Ting-ting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出  处:《中国医刊》2019年第11期1252-1256,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摘  要:目的调查分析非外伤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9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按受伤因素分为非外伤组(108例)和外伤组(8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受伤至手术时间、不同时间受伤部位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与非外伤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受伤椎体的部位及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脑血管疾病病史、既往骨代谢检查情况、长期吸烟史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外伤组患者骨折部位多集中在胸腰段,多为单椎体骨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非外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外伤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非外伤组患者VAS评分高于外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ADL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入院时及术后3个月非外伤组患者ADL评分低于外伤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非外伤组患者ADL评分低于外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外伤组患者受伤至手术天数明显长于外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性别、年龄、心脑血管疾病病史、既往骨代谢检查情况、长期吸烟史是非外伤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非外伤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折多集中于胸腰段(T11~L2),多为单椎体骨折,术后VAS评分高,ADL评分低,受伤至手术时间长。

关 键 词: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非外伤性 危险因素 

分 类 号:R683.2[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