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承勇 Jiang Chengyong
机构地区:[1]浙江工商大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
出 处:《东吴学术》2019年第5期78-87,共10页Soochow Academic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九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项目编号:15ZDB086)阶段性成果
摘 要:英国小说从文艺复兴至十七世纪还处于雏型期,而在十八世纪之所以能够"成型"和"崛起",则得益于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市民文化的兴起,同时也因为这种小说的现实性或真实性审美品格应和了市民大众的阅读与审美趣味,市民阅读的增长反过来激励了作家的创作。十九世纪印刷技术和传播媒介的革新使小说产量剧增,加速了小说阅读的普及和读者群体结构的变化,小说进一步走向大众,走向繁荣与成熟,十九世纪也被称为"小说的世纪"。十九世纪同时也是"科学的世纪",自然科学理念影响了小说审美品格的嬗变,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都更喜好小说故事的现实性和真实性,作家则把小说文本的内容作为"历史"和"事实"去追求。二十世纪新的科学理念的渗透使作家对十九世纪小说观念产生不满与反叛,追求一种新的"真实性"审美品格,从而导致了英国小说艺术形式与表现方式的新变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