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维 Wei Li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法治创新高等研究院
出 处:《中国法律评论》2019年第5期124-139,共16页China Law Review
摘 要:七十年来,死刑制度作为中国刑事法治艰难反复但不断进步的缩影或侧面,其改革与完善成为我国法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死刑从作为革命暴力的阶级斗争工具到惩罚犯罪的法律武器,并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从而实现意识形态的脱敏,促进了这一制度乃至整个刑事法治的变革。而严格控制死刑的理念历经多次政治运动、严打斗争的反复,其在实践中的具体落实从失控泛滥适用政策到刑法规制背景下的扩张适用政策,逐渐转型为法治语境下的限制适用政策,通过死刑适用罪名的削减和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从而实质性地贯彻了我国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未来,建议应当明确"暂时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死刑,逐步减少死刑,最终废除死刑"的目标,继续推动死刑改革的讨论,立法上继续明确限制死刑适用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则要更大范围地公开死刑核准与否的裁判文书,继续担当大量削减死刑适用数量的政治责任,并适时公布死刑数据,促进死刑的进一步削减直至最终废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