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五四“新人”与民族国家想象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娟[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鲁迅研究月刊》2019年第9期12-22,共11页Luxun Research Monthly

基  金:东南大学2019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人文社科)重大引导课题(2242019S20035)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伤逝》是一个具有魅惑性的意义交缠的文本,也是在鲁迅的单篇小说中被阐释最多的文本之一。综观《伤逝》研究话语,既往研究大致有三种基本范式,政治革命范式、生命哲学范式、审美形式范式。审美形式的探讨有复调说、审美距离说、音乐性、抒情话语等等,政治革命范式随着20世纪90年代之后生命哲学和人性审视的崛起逐渐式微,从生命哲学角度解读的更是蔚为大观。

关 键 词:《伤逝》 民族国家想象 抒情话语 审美距离 人性审视 生命哲学 审美形式 音乐性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