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雪
机构地区:[1]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处:《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0期1-2,31,共3页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摘 要:贬谪地的自然地理风貌与文化异于中原,这种独特的异域地理体验给苏轼贬谪词的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个外乡人,苏轼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关照陌生的异乡,内心的困顿、仕途的不畅都将借由贬谪地的地理文化得以调和疏解。词人对于黄州、惠州、儋州原本是排斥的,正如他在词里面的形容那般,“蛮风瘴雨”“今困天涯”,但经过实地相处,苏轼却又表现出与先前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即“不谓尘世”“不似天涯”。这种人地关系的转变恰恰体现了苏轼自我需求的实现与满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3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