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宏观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成忠 

机构地区:[1]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

出  处:《现代商业》2019年第30期107-111,共5页Modern Business

摘  要:作为信贷市场上的两大重要主体——银行和企业,通过融资活动和信贷活动联系了起来,它们之间的借贷行为可以看着是一种博弈过程。在贷款的申请过程中,企业面临着是否粉饰信息的抉择,而银行则面临着是否对企业的信息进行检查的抉择。如果信贷市场是完善的,并且信息也是完美的话,均衡结果将是银行把资金贷给具有良好还款能力的信用好的企业,并且不会对贷款进行检查,而信用差的企业不会得到贷款。此时,由于银行能够准确区分不同企业的信用水平,因而在贷款的发放不会带来信用风险问题。而现实情形却往往不是如此,企业和银行处于不对称信息的情形下,企业的一些私人信息银行无了解,而这些信息却对银行判断企业的风险水平十分重要,因而造成了银行很难区分企业的信用类型。由于目前信贷市场缺乏监管和惩罚措施,企业可以花很小的成本来粉饰和美化贷款申请信息,而这些成本与所申请的贷款尺寸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因而信用差的企业为了获得贷款倾向于将自己伪装成信用好的企业,而信用好的企业则会为了更容易获得贷款,也可能会选择粉饰信息的行为。这就给银行决定是否贷款给企业带来了困难,由于检查成本的存在,并且一般都不能忽视,因此银行并不会选择对所有企业进行检查。银行是否选择的决策有所有申请贷款的企业中信用差的企业的比例、贷款尺寸和银行的检查成本有关。在信用差的企业比例不大和检查成本较大的情况下,银行就倾向于不对企业的还款能力进行检查,从而就造成了部分信用差的企业从银行获得了贷款,这就为银行的贷款带来了违约风险问题。同样,在不对称信息下,银行利用企业的资本结构来做出是否贷款的抉择也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

关 键 词:信用风险 企业贷款 粉饰 博弈论 

分 类 号:F832.4[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