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的内涵与边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金玉笑 

机构地区:[1]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管处

出  处:《浙江经济》2019年第20期26-26,共1页Zhejiang Economy

摘  要:法律是底线,道德是高标。公民有违公序良俗的非道德行为固然不妥,但纳入信用范围就有失偏颇了,信用体系绝不可泛化为道德的审判近日,“强化招标投标领域的信用监管”已确定为下一步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的重要抓手。行政机关信用监管要有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必须要提高。然而,尽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搭建仍存在不少问题与争议。归根结底,是因为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对如何理解“信用”还不够清晰,可以说,对“信用”内涵和边界的认识不足、把握不准已经成为束缚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源头性问题。笔者从“两对关系”切入,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关 键 词:信用监管 非道德行为 社会信用体系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招标投标 公序良俗 整合共享 源头性 

分 类 号:F83[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