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用植物油市场的“劣币逐良币”——以油菜产业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成 冯中朝[2] 喻璨聪 吴丽丽[1] 

机构地区:[1]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70 [2]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0

出  处:《世界农业》2019年第11期12-17,33,共7页World Agriculture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油菜(CARS-0012)

摘  要:2015年,国家对油菜籽的临储政策取消之后,中国油菜产业发展形势向下,中国西南地区的油菜产业发展势头却丝毫未减,此种“西南现象”得益于小型榨油作坊对菜籽油价格的稳定功能,解决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对食用植物油市场的扭曲,保障了产业链中利益的合理分配。为探索中国农业生产中由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农产品市场扭曲问题,本文以油菜产业为例,基于消费者对菜籽油购买行为的视角,通过深入剖析油菜籽生产者、加工者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尝试为破解当前油菜发展困境寻找可行路径。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对食用油的“逆向选择”,引发加工者生产劣质油的“道德风险”,劣质食用植物油打破了油菜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议,要加强对油料加工行业的管理,规范油料产品特征标识制度,积极宣传食用植物油营养知识,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食用植物油,从而完善油菜以及油料产业市场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起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油料产业发展模式。

关 键 词:油菜产业 博弈 逆向选择 利益分配 

分 类 号:F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