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振 WANG Zhen(College of Liberal Arts,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68,China)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语言研究》2019年第4期69-77,共9页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九种‘西番译语’(丁种本)对音文献的清代四川方音研究”(19YJC74008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华夷译语’的汉藏语历史研究”(14ZDB094),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清代民国中西方珍稀文献中的川西藏缅语资料集成与研究”(19VJX088);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濒危活态文献保护研究团队”(2018-2020)
摘 要:《栗苏译语》(1750)是目前所见较早的能直接反映四川官话语音特点的材料之一,值得重视。通过译语汉字注音和现代尔苏语音之间的对音关系,以及同语素复现时注音材料的比较、汉语借词注音材料的考察,可以总结出清代前期四川官话的一些音系特点。Lizu Yiyu(栗苏译语)(1750) is one of the earliest materials that can directly reflect the phonological characters of Sichuan(四川)Mandarin, and deserves attention. We can summarize the phonological characters of Sichuan(四川)Mandarin of the early Qing(清)dynasty through sound correspondence materials, Chinese transcriptions of the same morpheme in different words and transcriptions of Chinese loan words.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5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