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延波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年第22期19-20,共2页
摘 要:对《诗经》的阐释历来有两种,即政治与文学.前者以《毛诗》为代表,后者由朱熹发其端.朱熹对"政治比附说"反驳力度最大的莫过于其"淫诗"论,集中体现于《郑风》等篇目之中.而《将仲子》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通过对《将仲子》解读流变的梳理,对理解《诗经》阐释的发展历程有着典型意义和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