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难病理生理机制及其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晴[1] 宋悦[1]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出  处:《山东医药》2019年第31期92-95,共4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专项资金(二期)支持项目(201806025)

摘  要: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难是指排便出口附近组织、器官改变导致排便困难的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大便干燥或不干燥亦难排出等,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难是功能性排便困难中的常见类型,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普遍认为与盆底、结直肠、肛门的结构与功能异常有关。通过肛管测压、排粪造影、球囊逼出试验等针对性检查能够明确诊断和鉴别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难。常规治疗虽然能够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对严重顽固性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难的治疗效果有限。现阶段国内外多主张采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难,其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目共睹。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逐步应用,但其对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难的治疗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 键 词: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难 病理生理机制 诊断 治疗 

分 类 号:R695.1[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