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樊婷[1] 李国华[1] 高雪芬[1] 李晓清[1] 邢薇佳 姜慧
机构地区:[1]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科,太原030012 [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科技处
出 处:《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年第21期3696-3698,共3页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
摘 要: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人群对细菌性痢疾普遍易感。全球每年发病人次估计达1.65亿,约110万死亡病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感染性腹泻之首[1]。细菌性痢疾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但是各省报告发病率有很大差异,天津市、北京市等地报告发病率较高,上海市、福建省等地报告发病率较低[2]。本文旨在研究山西省2005—2018年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探讨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