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儿凝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丽莎 李喆倩[1] 韩勍 殷丝雨 陈红兵[1]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

出  处:《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10期1515-1517,1524,共4页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基  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YKK13131)

摘  要: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100例KD患儿及100例健康儿童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压积)、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心肌损伤相关标志物(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MB质量和血浆脑利钠肽)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等指标检测结果,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以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KD患儿在急性期前期即表现为血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血浆脑利钠肽含量明显升高,其中D-二聚体水平与脑利钠肽含量呈正相关(P <0.05),此外,常见炎症因子呈现高表达,急性期后期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明显升高,与健康儿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无冠状动脉损伤患儿相比,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时,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脑利钠肽含量升高较为明显(P <0.01)。结论:KD患儿体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其与心肌损伤标志物,特别是血浆脑利钠肽的联合检测在KD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川崎病 凝血功能 心肌损伤标志物 

分 类 号:R725.4[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