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洪子诚[1] Hong Zicheng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现代中文学刊》2019年第5期5-12,共8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摘 要:1963年前后,欧洲左翼文学界和苏联,曾就是否应该开放现实主义的"边界"、确立现实主义的"新尺度"展开过争论。其标志性的事件包括:加罗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的出版、"颓废"概念讨论、卡夫卡讨论会。这些争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内部在文化问题上的分化,它们与各自的政治情势、不同文化背景相关,也为不同地理空间的文化构成(如20世纪先锋艺术的不同发展状况)所制约。而在当时正热烈开展国际和国内"防修反修"斗争的中国,这些争论被认为是修正主义与"更露骨"、"走得更远"的修正主义之间的冲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