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珍民[1]
机构地区:[1]陕西中医药大学
出 处:《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5-13,共9页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16]27号)
摘 要:孙思邈卒年的"永淳元年(682)"一说,似乎是不刊之说,其说出自《旧唐书·孙思邈传》,诸家因信赖《旧唐书》做为"二十四史"之一的"正史"的学术地位而坚守此说。然从史源上考究,唐五代时期较《旧唐书·孙思邈传》更早的文献中,就有孙思邈"永淳元年卒"这一说法,以及"永淳初卒"、"永徽初卒"等,而这些文献又与《旧唐书·孙思邈传》在史源上有着深厚的渊源递嬗关系,属于孙思邈传记的同一系统--唐《国史》系统。深入研究发现,出于这一系统的孙思邈卒年的诸家说法,都存在不同的问题,很难自圆其说。唐五代时期,孙思邈传记还有另一系统--《华严经传记》系统,提出了孙思邈"永淳前卒"一说。《华严经传记》,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号称"华严三祖"的法藏所撰,其中《孙思邈传》的撰写时间约在孙思邈逝世后的5至26年之间,是历史上第一部孙思邈传记。经考,《华严经传记·孙思邈传》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华严经传记·孙思邈传》中有两条史料:①"上元、仪凤(674~679)之年,居长安万年二县之境。"②"永淳(682~683)前卒"。据此,并结合其它史料,得出孙思邈卒于679~681年之间。孙思邈生于560年,享寿119至121周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