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四新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哲学年鉴》2016年第1期405-405,共1页Chinese Philosophical Almanac
摘 要:帛书《易传》大抵反映了战国末季至汉初的易学思想。一方面它与今本《易传》存在很大的共通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孔子的易学思想。在对《周易》的解释上,《要》、《衷》二篇提出了“以德知《易》”、“以德占《易》”和“拟德而占”的观念,反映了孔子先其德义而后其祝卜的思想。《衷》提出了“《易》之义萃阴与阳”的命题,不但与战国末至汉初人们对《易》义的概括相合,而且纳入了“五行”的概念。帛书《易传》的阴阳说属于宇宙论性质,它将天地、动静、刚柔和文武等共筑为一个有序的观念系统,并聚集在乾坤二卦的内涵中。
关 键 词:战国末 帛书《易传》 易学思想 《易》 以德 马王堆 宇宙论 《周易》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