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的战争——作为建国史诗的《铜墙铁壁》及其文明论意义  被引量:2

A War to “Reassure the People”: Iron Bastion as the Epic of Nation Building and Its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ory of Civiliz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成[1] LUO Cheng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77-87,共11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革命叙事’研究”(18AZW023);中山大学重点建设项目“中山大学红色文化基因的谱系、整理与研究”专项资助

摘  要:柳青于1951年出版的《铜墙铁壁》,是一部最早书写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具有高尚严肃的史诗品格。在此作品的评价史中,"史诗性"长期遮蔽"史诗",造成作品遗落在新中国文艺经典行列之外。作为建国史诗,《铜墙铁壁》是用文学的方式,既高度关怀建国政治,又创造性地呈现了建国政治中丰富的"历史人心"状态。作品描写主人公石得富在战争中的一系列行动,既展现出人民英雄的心灵史轨迹,又彰显了人民战争的历史正当性源泉,即人民自身的身心安顿。"安心"品质,既奠定了新的中国,又锻造了新的人民。其文明论意义,正是以文学方式探讨了新中国的"性与天道"这一立国根基问题。

关 键 词:柳青 《铜墙铁壁》 史诗 摹仿 安心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