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康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出 处:《肝脏》2019年第11期1240-1243,共4页Chinese Hepatology
基 金:陕西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1024k11-01-01-03)
摘 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发生肝衰竭的预后因素并建立预测肝衰竭的ROC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后停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停药后是否发生肝衰竭将患者分为肝衰竭组与未衰竭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服药前病程、拉米夫定疗程、停药时应答情况、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服药前与停药时的生化学指标(ALT、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免疫学指标(HBsAg、HBeAg、抗-HBe)、病毒学指标(HBV DN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肝衰竭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建立肝衰竭预测模型。结果76例患者中,共33例(43.42%)出现肝衰竭。肝衰竭组中年龄>40岁、服药前诊断为失代偿期肝硬化(DLC)、服药前TBil高于正常水平、服药前凝血酶原活动度<40%、停药时抗-HBe未转阳、停药时HBV DNA>1108拷贝/mL的患者占比分别为63.64%、21.21%、27.27%、60.61%、84.85%、45.45%,显著高于未衰竭组的32.56%、2.33%、6.98%、34.88%、62.79%、20.9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服药前诊断为DLC、服药前TBil偏高、停药时抗-HBe未转阳、停药时HBV DNA>1108拷贝/mL为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预测肝衰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68与0.89(曲线下面积0.790),服药前DLC为0.82与0.76(曲线下面积0.750),TBil为0.86与0.83(曲线下面积0.840),停药时抗-HBe为0.81与0.75(曲线下面积0.80),停药时HBV DNA为0.98与0.94(曲线下面积0.970)。结论年龄>40岁、服药前诊断为DLC、服药前TBil偏高为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该类患者应慎用拉米夫定。对于已经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抗-HBe转阳、HBV DNA≤1108拷贝/mL�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