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繁荣 王梓州 王娅 夏启鑫 郑康鹏 任家鑫 龚文容[1] 周兰庭[1] 肖娟[1] 翟立红[1] Zeng Fanrong;Wang Zizhou;Wang Ya;Xia Qixin;Zheng Kangpeng;Ren Jiaxin;Gong Wenrong;Zhou Lanting;Xiao Juan;Zhai Lihong
机构地区:[1]湖北文理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2]湖北襄阳四中,湖北襄阳441021
出 处:《生物学通报》2019年第9期8-11,共4页Bulletin of Biology
基 金:湖北省卫计委面上项目(WJ2017M228);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810519001);襄阳市科技局项目(2017<40>);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1715)
摘 要:为平衡和丰富中国各地区汉族人群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调查340名(男170名,女170名)湖北汉族大学生的PTC尝味、卷舌、眼睑、耳垂、前额发际、手指嵌合及拇指类型共7对经典指标,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计算其基因频率,与其他地区汉族及少数民族遗传性状的隐性性状出现率进行比较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前额发际和拇指类型在性别间差异明显(x2=5.30,0.01<P<0.05);湖北汉族“平”的前额发际(76.47%)出现率最高,PTC味盲(9.41%)和拇指外翻(23.53%)的出现率最低;拇指类型有较明显的基因互作关系,另外6对遗传性状之间关系不明显;湖北汉族与黑龙江汉族的遗传距离(0.0998)最近;湖北汉族遗传性状的隐性性状出现率无明显的地理变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