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年第21期3423-342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基 金:2017年三亚市医疗卫生科技创新项目(No.2017YW07)
摘 要:目的分析伴动眼神经麻痹的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的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图像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未破裂单发PCoA病人80例,按照病人主要临床症状分成无症状组40例、动眼神经麻痹组17例及其他临床症状组23例。通过三维DSA图像数值模拟分析,对各组瘤体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动眼神经麻痹组径颈比为1.75±0.44,明显高于无症状组(1.14±0.41)及其他临床症状组(1.2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侧壁/分叉型、子瘤情况、最大径、瘤颈宽度、表面积及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眼神经麻痹组血管壁切应力为0.49±0.20,明显低于无症状组(0.69±0.21)和其他临床症状组(0.88±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眼神经麻痹组血管壁切应力面积百分比为3.75(1.45,27.05),明显高于无症状组[0.14(0.00,1.05)]及其他临床症状组[0.03(0.0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管壁切应力震荡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动眼神经麻痹的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具有更高的径颈比及更低的血管壁切应力,是该类型肿瘤破裂的高危风险类型。
关 键 词:后交通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动脉瘤形态 血流动力学 动眼神经麻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25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