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明祥[1] Liu Mingxiang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出 处:《人民检察》2019年第21期5-13,共9页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摘 要:我国刑法规定的直接夺取型的财产罪,是以秘密夺取还是公开夺取为依据,分为秘密夺取罪与公开夺取罪,前者包含盗窃罪,后者包括抢夺罪,含聚众哄抢罪与抢劫罪。自古以来,抢夺都具有公然或公开夺取他人财物的含义。将抢夺界定为以对物暴力的方式强夺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具有致人伤亡可能性的行为,不具有科学合理性。这种“新说”不仅无区分抢夺与盗窃的实益或优势,而且会混淆两者之间的界限,增添区分的难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5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