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月玲[1] 马璠[1] 许浩[1] 万海霞[1] 董立国[1] 韩新生[1] 郭永忠[1] 蔡进军[2] Wang Yueling
机构地区:[1]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 [2]宁夏农林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21期293-293,294-297,共5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编号:2016YFC050170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5BAC01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561058、31660375);宁夏自治区全产业链创新示范项目(编号:QCYL-2018-12);宁夏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9AAC03289);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先导资金项目(编号:NKYJ-17-11)
摘 要:以宁南黄土区5个不同年限的撂荒梯田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研究撂荒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土壤容重等物理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通过对2016—2017年降水数据和多年平均降水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植物生长旺季6—8月,且降水的季节分配极为不均,2017年全年降水的峰值出现在8月;(2)撂荒地土壤含水量季节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8月>9月>5月>6月>7月,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大体一致;在垂直剖面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撂荒年限的延长,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是很明显,总体呈现波动变化趋势;(3)梯田撂荒后,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土壤容重总体呈减少趋势,土壤孔隙度、土壤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总体呈升高趋势。说明梯田在撂荒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结构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果可为该区域撂荒地植被的恢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