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早熟夏大豆种植密度研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小俊[1] 刘小荣[1] 吕新芸 马俊奎[1] 

机构地区:[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出  处:《农业科技通讯》2019年第12期131-133,共3页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4-CES15)

摘  要:为了探讨现代山西早熟夏大豆适宜种植密度,本试验以具有代表性的汾豆101为试验材料,设置密度处理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探索大豆品种相关性状的最优配置,明确山西早熟夏大豆及该品种最佳播种密度和范围.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底荚高呈增高趋势,茎粗、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下降趋势.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指数表现特征,而60.0万株/hm^2到71.25万株/hm^2种植密度范围为汾豆101的最佳种植密度范围,其产量表现为3274.32~3277.09 kg/hm^2.相关性分析表明,密度是优化大豆群体结构的重要措施,维持合理的种植密度,同时适当提高单株粒数,有利于提高大豆产量.该研究为山西早熟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 键 词:大豆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产量 

分 类 号:S5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