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及其中国化新发展——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畅[1] 

机构地区:[1]淮阴工学院学生工作处

出  处:《植物检疫》2019年第6期I0005-I0006,共2页Plant Quarantine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促进国民经济水平提升中占据重要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最初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再经列宁继承和发展,最终在我国做到实践再发展,即在传播与继承的同时进行创新。经调查发现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对我国历史上农业合作运动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对我国当前及今后的农业发展起到一定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农业合作的必然性、农业合作的具体形式、农业合作的方法与原则、农业合作的最终目标等为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缘起,能够为实践操作提供客观指导依据。《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版)由刘显利编写,作者以研究者的身份,对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索。总览全书,具有四大特色,具体如下。

关 键 词:农业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农业合作组织 中国政法大学 农业大国 实践操作 方法与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分 类 号:F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