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擘[1] 崔洪艳[1] 陈叙[1] 

机构地区:[1]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产科

出  处:《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年第5期353-357,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发性高血压疾病,目前全球发病率为3%~5%,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全球约15%的早产也是由子痫前期引起[1]。其诊断标准为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伴有蛋白尿≥0.3 g/4 h,或随机尿蛋白阳性或虽无蛋白尿,但合并下列任何一项者:①血小板进行性减少;②肝功能损害;③肾功能损害;④肺水肿及心力衰竭;⑤新发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视觉障碍。子痫前期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全身细小动脉痉挛,继而出现全身各系统灌流减少,多器官损伤,严重威胁母婴健康。鉴于子痫前期造成的严重影响,本文将对其产时、产后管理以及预测与评估作一综述,以期为疾病防治及预后改善方面提供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子痫前期 小动脉痉挛 尿蛋白阳性 孕产妇死亡 多器官损伤 诊断标准 肾功能损害 肝功能损害 

分 类 号:R71[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