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福昌
机构地区:[1]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出 处:《地方财政研究》2019年第11期62-66,共5页Sub National Fiscal Research
摘 要:在城镇化和稳增长需要及防风险双重压力下,运用好PPP就显得更为重要。核心在于PPP模式的财政本质认识,笔者提出时间置换和价值置换的功能考虑,时间置换可在没有财政资金对应时利用社会资本开建,价值置换是通过项目收益弥补社会投资本金和收益。只能实现时间置换不能实现价值置换的,就容易形成隐性公共债务或延迟公共债务显化,积累风险。PPP模式依托项目收益形成的债务,通过项目解决;超过项目收益形成的债务,不管何种形式,最终都是以公共财政为信用基础的,应纳入政府债务管理范围。鉴于此,项目收益能够自我平衡的项目,管制应该放松;项目收益不能自我平衡(做不到完全价值置换)的项目,采用必须基于财政能力基础。所以,PPP模式的财政本质而言,并没有创造新的政府信用,只是通过时间和价值置换实现了公共品的提前提供,超过项目收益的债务,不管以何种方式体现,最终都会落到财政基础上,都要基于此来判断和取舍,如形成债务都应该纳入政府债务管理。基于此,提出采用PPP模式的相关建议,注意项目收益测算的准确性、项目收益的全面完整性,以及综合开发中实现PPP项目增信的应用和风险防控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