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梅颜[1] 刘舰洋 张丽军[1] Liu Meiyan;Liu Jianyang;Zhang Lijun(Department of Cardiology,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Beijing Anzhen Hospital,Beijing 100029,China)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中心,100029
出 处:《中华内科杂志》2019年第12期924-928,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基 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双心医学专项基金(Z-2014-03)。
摘 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互相影响彼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而患有心理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即双心疾病)的患者生活质量更低、死亡率更高。同时,由于两者间的交联,单纯的传统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可能难以奏效。因此,寻求可同时针对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案对于双心患者而言意义重大。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类具备多方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其所具备的体细胞再生能力、免疫调节能力、内皮功能能力等特点使得其成为最具前景的双心治疗方案。本文综述精神心理因素参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双心疾病中可能的应用价值。
分 类 号:R5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15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