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新郑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出 处:《河南医学研究》2019年第24期4544-4546,共3页Henan Medical Research
摘 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性结果与不同时间复检结果的差异。方法将31例父母HBsAg均为阴性,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检测结果HBsAg为单独弱反应性的病例做为初检组;在出生后的第3、7、14天进行重新抽血,分别做为复检组1、复检组2、复检组3;筛选100例健康新生儿做为对照组,50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做为模式1和50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做为模式2。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以下简称发光法)和HBV DNA两种方法检测,分析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初检组、复检组1、复检组2和复检组3 HBV DNA检测结果均<5.0×102 IU/mL。初检组HBsAg水平高于对照组HBs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模式1、2和初检组抗-HB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HBeAg、抗-HBe、抗-H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检组和复检组1 HBs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检组和复检组2、复检组3 HBs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检组和复检组1抗-HB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检组和复检组2、复检组3 HBs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检组2与复检组3 HBs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检组1与复检组2、复检组3 HBs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检组2与复检组3 HBs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检组1与复检组2、复检组3抗-HB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检组2与复检组3抗-HB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测时间HBsAg水平变化较大,随着时间的延长HBsAg水平整体有下降趋势,出生后第7天左右降至正常水平。不同检测时间抗-HBs水平变化较大,随着时间的延长抗-HBs水平整体有上升趋势,第7~14天抗-HBs水平增长比较明显。结论新生儿初检HBs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