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红霞[1] 赵金 Zhang Hongxia;Zhao Jin
机构地区:[1]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11期63-67,共5页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6BKS10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JZD03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经费精品文科资助基金(BR-B)“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FRF-BR-18-004B)阶段成果
摘 要:道德理性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道德自我塑造的重要主体性因素,也是网络教育空间保持风清气正的关键要素。当前,大学生道德理性缺失主要表现在部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偏移、社会责任感弱化、道德心理扭曲以及网络侵权行为频发等。为此,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理性培育,应加强网络道德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道德价值认同;引导学生明确道德标准,提高网络道德判断能力;加强网络信息监管,优化网络道德教育环境;加强道德实践锻炼,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理性。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