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纳米带表面微观结构调控与界面效应的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 刘宏 桑元华 周伟家 田健 李海东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 [2]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3]济南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4]不详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19年第22期34-35,共2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摘  要:利用太阳光驱动光催化剂进行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实现可再生能源对污水的处理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以商业P25为代表的TiO2纳米颗粒,尽管具有非常强的紫外光催化响应,但却存在以下两个缺点:一是光催化活性局限在紫外光波段,无法利用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红外光部分,难以实现太阳光催化;二是TiO2纳米催化剂粒度极小,悬浮性强,很难回收利用,而大尺寸TiO2催化剂则催化活性低,无法实现高效降解.因此,光催化技术出现40多年以来,一直无法在工业污水处理方面进行推广应用.

关 键 词:表面微观结构 太阳光催化 工业污水处理 紫外光催化 可再生能源 光催化技术 悬浮性 紫外光波 

分 类 号:O64[理学—物理化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