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缺血的防治策略与丹参及丹酚酸A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冠华 王海港 宋俊科 张雯 刘成娣 刘楠楠 张莉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国家药物筛选中心天然产物活性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年第9期648-64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摘  要: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也是发病率持续升高的常见多发慢性病,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一直受到全球关注,进行了长期艰难的研究和探索,采取了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是,随着对预防措施的不断研究,一些新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特别是发现广泛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具有诱导出血的不良反应后,新的防治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防控策略和药物研发成为医药科学的重要课题。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防治策略之一仍然是抑制血栓形成。引起血栓形成的原因很多,包括血液相关因素和血管相关因素、血液因素如血小板活化、血脂等血液成分异常和活性分子释放等等;血管因素如内皮功能、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整体功能等;此外,机体系统因素如血压等,也是影响的血栓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寻找能够多方面发挥作用的药物,是提高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效果的重要途径。丹参是临床常用的重要传统,在中医药学中丹参是活血化瘀药物的代表。现代研究表明,丹参中的活性成分众多,一般分为以丹参酮为代表的脂溶性成分和以丹酚酸为代表的水溶性成分。研究证明,多数成分都具有生物活性,尤其是在心脑血管中的活性尤其显著,不仅具有调节血管功能、保护血管组织和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还具有治疗心脑缺血性疾病的作用。丹酚酸A是丹参中提取获得酚酸类化合物,大量研究表明,丹酚酸A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广泛的防治作用。采用ADP,花生四烯酸(AA)及凝血酶(THR)在体外诱导动物血小板聚集实验研究显示,丹酚酸A(SalAA,1μmol·L-1)对ADP,AA和THR 3种物质诱导的PLT聚集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大鼠口服SalAA在10 mg·kg-1剂量下,对血小板聚集可以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在�

关 键 词:丹参 丹酚酸A 血小板聚集 心脑缺血性疾病 自身血栓移位法脑缺血模型 

分 类 号:R28[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