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票的技术接受模型及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晓雪 赵喆 郝昱文 姚远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北京100039 [2]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杭州310000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年第12期1567-157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摘  要:战争和重大自然灾害往往导致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准确快速地记录伤员损伤情况和救治措施等重要信息是有效检伤分类,改善救治结局的前提和关键[1]。自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次应用以来,随着大量新技术和装备投入实战,战救模式发生改变,伤票作为战现场信息记录的载体,也是早期检伤分类的依据[2],一直是各国军事医学更迭改进和研究的重点[3]。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改进伤票,并将其运用推广到战救实践中,除了满足战场救治和信息采集的基本要求以外,还需要全面评估其最终用户,即一线战救人员,对这项新技术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关 键 词:检伤分类 军事医学 救治措施 技术接受模型 伤票 信息记录 重大自然灾害 战场救治 

分 类 号:R82[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