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脓疱和羊痘的双重荧光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白翠[1] 邵洪泽[2] 岳帅 呼延含蓉 高春生[1] 马晓媛[1] 于钦磊[1] 王楠[1] 

机构地区:[1]吉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长春130062 [2]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62 [3]兴安盟职业技术学院,乌兰浩特市137400

出  处:《吉林畜牧兽医》2019年第12期68-70,共3页Jili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摘  要: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羊接触传染性口炎,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简称CEV)感染所致,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低死亡率的传染性疾病。该疾病的特征在于口腔和嘴唇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疱疹、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疱疹内容物和痂皮中的病毒可持续传播几个月[1]。所有养羊国家都可能会爆发,各种阶段的羊都会受到影响,呈群发性流行。羊痘病毒属分为绵羊痘和山羊痘, 由羊痘病毒(简称cpv)引起所致,以绵羊痘病毒为代表种,绵羊痘病毒又称绵羊天花,它是家畜中最严重的痘病之一,死亡率高[2]。因此,研究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双重荧光PCR 检测方法,是对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和羊痘病毒进行高效、准确的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关 键 词:羊传染性脓疱 羊痘病毒 传染性口炎 羊口疮 山羊痘 绵羊痘 传染性疾病 痘病 

分 类 号:S85[农业科学—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