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界关于感性意识形态的研究综述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Sensibility Ideology in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晓阳 张明[1] Li Xiaoyang;Zhang Ming

机构地区:[1]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出  处:《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5期164-171,共8页The Journal of Yun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School of CPC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聚焦强军目标创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15BKS09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意识形态"概念自产生以来,便有着不同的确指和意蕴。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将意识形态视为物质实践基础上的整个思想上层建筑,其中既包括概念化、体系化的理论形态,也包括表象化、象征化的感性形态。新时代,感性意识形态得以广泛生成和迅速传播,给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建构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从而逐步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门研究话题。梳理国内学者关于感性意识形态的主要理论观点,有助于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同时对推进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传播也颇具启发意义。

关 键 词:意识形态 感性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 传播方式 规范管理机制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